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郭晓馨
率先改革体制,以行政复议局为载体,集中履行本级政府行政复议审理职责,浙江模式被中央改革方案所采纳。
持续创新机制,以提升行政复议公信力和实效性为导向,保障办案公正,力促案结事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坚持服务大局,以能动履职、延伸监督为抓手,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近日,浙江省召开行政复议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浙江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行政复议局局长曹水萍介绍说,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以来,浙江省着力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提升行政复议知晓度、公信力和影响力。2023年上半年,浙江省新收行政复议申请11334件,同比增长50.8%;新收行政复议申请数量与法院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比值(以下简称“复议诉讼比”)为2.15,并且率先实现了全省各市、县(市、区)的复议诉讼比全面超1。
改革体制,打造示范样本
2015年,浙江省义乌市成立全国首家行政复议局,把分散在政府部门的行政复议职权相对集中到本级政府,率先探路行政复议体制改革。2017年,省政府全面部署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2019年6月,省市县三级政府全面设立行政复议局,“由一级政府统一管辖”“一个窗口统一对外”的浙江复议体制改革模式基本落地。
用规范化运行保障改革实效。在设立行政复议局时,同步部署开展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督促各级行政复议局向社会公告场所地点、联系方式、申请途径等,并加强机制建设、场所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保障,确保行政复议局从“牌子上墙”到“实效到位”。
用数字化手段释放改革红利。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和“浙里办”App开通行政复议网上申请,实现全省申请行政复议“零次跑”。开发打造浙里复议数智应用,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赋能行政复议各环节,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提供技术支撑,应用获评“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案例”。应用上线以来,申请人、被申请人和行政复议机构更加便捷、高效参与行政复议,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明显缩短,办案效率提升30%以上。
用下沉式设点扩大改革阵地。市县行政复议局还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司法所、社会治理中心,设立行政复议基层联系点和服务窗口,提供指南手册和行政复议申请书范本。目前,全省共有行政复议基层服务点894个。杭州市在拱墅区新和平商务社区设立首个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杭州市司法局、拱墅区司法局与文晖街道新和平商务社区党委签订了《行政复议助企惠企协议》《党建联建协议》,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服务。杭州市司法局局长徐前表示,“在商务社区设立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是全市开展行政复议‘助企利民’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环,旨在准确掌握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实实在在解决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困难,推动行政复议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据悉,下一步,杭州市各个区、县(市)都将在楼宇、园区建立行政复议“5S”助企工作站,并提供五个方面的法治服务。
创新机制,发挥制度优势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我们才有机会与政府部门及开发商坐下来顺畅沟通,让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得以实现!”案件当事人黄某把一面“热忱为民 担当有为”锦旗送到省行政复议局时,激动地说道。
2022年11月,黄某以有关部门未履行撤销规划核实职责为由申请行政复议,复议结案后又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省行政复议局工作人员了解到,黄某的真实诉求实际上是拆除其小区内违建的垃圾房,“就案论案”并不利于实质化解本案纠纷,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办案人员主动作为,通过现场勘察、组织会商等方式,就垃圾房设置进行论证,向黄某提出以民事纠纷解决推动系列行政争议化解的建议,并协调有关部门帮助黄某与小区开发商多次面对面商谈,达成民事调解协议。最终,黄某主动撤回了起诉,本案以及相关的系列行政案件得到“一揽子”化解。
这是浙江创新开展全流程行政复议调解工作以来又一个“案结事了人和”的例子。
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制定行政复议调解制度,在受理前、审理中、决定后开展全流程调解。为实现“能调则调、应调尽调”,各级行政复议局与法院共同组建了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省司法厅与省法院联合制定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工作规程,建立特邀调解员名录,形成合力,加强统筹协调,调解效果明显增强。2023年上半年,90.1%的案件在行政复议程序中实现“定分止争”。
全流程调解只是浙江创新行政复议工作机制的一个方面。改革以来,浙江各级行政复议局还建立健全“2人办案”、专家咨询、集体讨论、风险协审、责任追究等机制,实行“行政复议局+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办案模式,努力做到案件审理与案外纾困相结合,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申请人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办案的公正性、专业性和实效性,依法保障申请人的权利和利益。
如瑞安市行政复议局在办理一起招投标项目不予退还保证金的群体性争议中,启动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审快结”绿色办理通道,并邀请政府法律顾问、招投标专家以及业务主管部门,对案涉专业法律知识进行研讨分析、共同参与案件审理,形成“阳光复议”“专业复议”。考虑到企业数量多达13家,案涉总金额高达520万元等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并以市政府名义召集协调会议,最终仅用数周就调解成功,帮助企业全额领回保证金,减少了企业维权成本。
目前,全省三级行政复议咨询委员会共聘请专家1052人,其中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171人,实务专家398人,政府部门法制机构负责人等483人,专家咨询意见采纳率达72.8%,经专家咨询的复议案件无一败诉。
在杭州等地,试行推广行政复议“繁简分流”办案机制,对事实清楚、案情简单的案件,采取书面审理方式;对重大、复杂的案件,采取实地调查、听证等方式审理。利用分类分流的方式,在行政复议办案的高速路上再开辟出一条“快车道”。2023年上半年,全省采用简易程序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304件,按简易程序办理的案件用时缩减66.7%。
能动履职,延伸监督功能
在办理家庭户低保资格取消一案中,衢州市柯城区行政复议局发现,某部门在该项业务工作中,不仅以通知方式代替行政决定,甚至在取消低保资格前,未事先告知并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这一明显违反行政程序且容易激发“弱势群体”对立情绪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为此,衢州市柯城区行政复议局向该部门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指导完善其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并在业务系统中统一添加“事先告知”文书模板,对业务相关法律法规条款逐一解释,执法的同时注重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源头预防行政争议发生。
宁波市北仑区在该区行政复议局成立企业合规指导中心,出台《行政涉案企业合规工作指引》,在对该区某公司快递网点因未依法建立劳动关系被行政处罚一案的复议调解过程中,启动合规程序,在免于处罚的同时要求该涉案网点进行合规整改,并扩大到100多家快递网点进行全区行业整治,有效将行政处罚的“治标”提升到长效合规的“治本”。
慈溪市全面梳理近3年行政复议中发现的涉企行政处罚多发领域、高频事项,配合各执法部门探索制定预防性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强化企业合规经营意识,从源头上降控行政争议。
缙云县在县委法治巡察中加大“复议元素”,由复议人员对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程序、证据、文书说理性等方面进行重点督导,针对部分纠错案件暴露出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编制涉及4大类13项工作的《法治类工作指引函》,统一向部门乡镇印发,着力从源头规范执法行为。
省行政复议局针对某市近年来行政争议较多、行政复议案件量较大以及被纠错率高等问题,全面复盘案件情况,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并向某市政府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针对性提出加强法治教育培训、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考核、完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机制等建议要求,建议书得到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和落实反馈。
这些,都是浙江省行政复议局开展行政复议“以案治本”行动以来体现的能动性。
改革以来,浙江省各级行政复议局在个案“有错必纠”的基础上,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反复性问题,加大行政复议意见书或建议书制发力度,并通过约谈通报、线索移送、建议追责等举措,将办案中发现的问题溯源传导给有关执法部门,推动部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从源头规范行政执法。
2023年上半年,全省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建议书共99份,作出复议应诉案件通报、督办提示函、责令整改函等共522份,约谈执法部门24次,启动追责程序26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