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头条>正文

世界遗产建筑被偷偷改色?修缮式破坏不能屡屡重演

2023-08-01 21:28:03 来源: 今日科学


(资料图片)

作者:孔德淇

近日,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梵净山的金顶建筑外墙维修后疑被刷成粉红色,引发社会关注。贵州铜仁市委、市政府成立调查组7月28日发布通报称,景区管理公司在未完善手续的情况下擅自改变墙体颜色。梵净山管理局履职不力,对有关问题失管失察,造成了严重社会影响。对此,多名责任人被调查处理。

根据住建部《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和保护管理办法(试行)》 第十八条规定,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当严格保护,不得随意改变或破坏。可以明确的是,梵净山景区管理方擅自改变墙体颜色,不仅会影响遗产建筑本身,也会损害人们对其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这种修缮式破坏并非个例:2018年8月,四川安岳峰门寺的南宋大佛被彩漆“修复”,使得佛像的面容失真;2019年,湖南岳麓书院将古建筑的墙面全部刷成了白色,破坏了书院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等。

此外,一些景区为了追求门票收入,往往会打着保护的名号擅自改变遗产建筑的外观或造型,刻意炮制所谓“网红景观”,导致文物遭受不必要的损害。一些文物被“修复”之后,更是失去了它们原有的价值,这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文化损失。

需要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本质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不是为了谋求利益。只有尊重历史和文化,才能真正地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得以永久保存。

对于这种修缮式破坏,我们应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首先,有关主体需加强对世界遗产建筑的保护意识,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的珍贵。尽管国家和地方都加大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但文物保护遭遇“野蛮施工”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折射出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其次,古建的专业保护、维修能力亟待加强。既然要“修旧如旧”,对“旧”本身就要有深刻的认识,一方面,各地可以加强古建维修保护技术的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让从业人员更好地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加谨慎地进行修缮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与文物保护和修缮机构的合作关系,借鉴其专业经验和技术,确保修复工作符合专业标准和规范,不会对遗产建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另外,针对那些损毁文物的行为,单纯责令停工或处罚,不足以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因此,文物主管部门还应及时介入,依法追责。

文物保护具有高度专业性,需要平衡众多因素。文物管理和保护单位应保持基本的敬畏之心,遵循现状保护和最小干预原则,尽可能保存现状建筑风貌。(孔德淇)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阅读
图说新闻
Copyright @ 2008-2015 www.tzbd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资报道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